12月10日17时31分,一个时长为51秒的电话让于音(化名)结束了9个月的等待。电话是河南省安阳市人事局打来的,通知她关于“兴豫之光”行动计划科技副县(乡)长应聘的事宜。
电话里,一个男声例行公事:“13号报到,14号体检,逾期作废。”去年9月18日,81名硕士和24名博士报名应聘该项计划在安阳的职位。今年1月14日,他们通过面试,并于2月下旬接受了政审。但此后,录用状况一直杳无音信。
接到电话时,女硕士于音正提着一网兜青菜,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里摇摇摆摆。“什么!这是真的么?”车里人声嘈杂,她捂住耳朵,对着手机大喊。
困窘的等待
于音和她的伙伴们没想到,“结果来得如此之突然”。10日17时刚过,距她接到电话通知仅半小时之前,于音还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声称:“我们已经习惯了等待,不管再等上多久!”
小聚成了这些应聘者的精神支柱。拥挤的咖啡馆卡座,几份铅字材料散在桌上,于音和其他几个应聘者寒暄一阵,继而陷入一片沉寂。
“兴豫之光”行动计划是2008年河南省的一项重要措施,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联合印发红头文件加以落实。该计划招聘硕士和博士,目的是选配125名科技副县长,负责本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的咨询论证,及1790名科技副乡长,负责本乡(镇)的咨询论证。
“兴豫之光”覆盖了河南省18个地级市,此后个别地区因“该计划不适合本地区规划”而予以取消。目前,除安阳市之外,“兴豫之光”的应聘者在其他推行了该计划的地区均已按部就班,进入工作状态。
这个信息让安阳市的应聘者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们强调,安阳市于今年1月14日举行的面试,堪称“严肃而规范”。其后,安阳市人事局网页对这105名应聘者的成绩进行了公示。2月,安阳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出动了9个考核组,分赴北京、湖南、广东等地对应聘者进行相关考核。
“请给我们一个答复,拒绝还是接受。”百余名硕博士处于苦恼中。
应聘者老王甚至称自己“每天都处于崩溃的边缘”。他曾是一名中学教师,获得过高级职称。几年前,他选择辞职考研(论坛) ,希望“当上公务员,有一个更为稳定、体面的前途”。“兴豫之光”的选拔,为他提供了这样的机遇。
然而愿望达成似乎遥遥无期。如今的“家庭主夫”每个月为这些数字犯愁,“水电费200元、房贷700元、暖气费80元”。最让他头疼的是,孩子的幼儿园学费,“一年就要7000元”。
“我还活得下去,但我不想被人笑话。”于音激烈地澄清。她在公开场合总是坚称,这帮研究生(论坛) 大多有过工作经历,学历高,找到其他工作并不困难。自己只是感觉“被愚弄了”,因此希望政府提供一个明确的答复。在她看来,“失业简直是一个侮辱”。
但她在私下会承认,“其他工作的选择余地并不大”。她已经30岁了。9个月前,她放弃了落户大城市的机会,回到安阳,等待这个公务员职位。“投身仕途”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然而大半年过去,她依然待业家中。这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子,最害怕邻里询问:“你那工作怎么样了,报到了没?”
应聘者们意识到,必须为自己的利益作一下争取。他们成立了一个交换信息的QQ群,叫做“安阳市科技副县(乡)长”。这是一个热闹的群,成员达到102人,发言人数每分钟至少有7个。一个化名为“彰化莎”的硕士给中国青年报发来求助信,之后再未现身。同时,还有一些人匿名在人民网、河南党建网等论坛中发表了求助帖。
对36岁的女硕士成莉(化名)来说,主管招聘工作的安阳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成了她的“老熟人”。她往往习惯性地拨通那几个烂熟于胸的号码,询问进展情况,直至对方不耐烦地挂断电话。
她称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她曾当过企业白领,如今“年龄太大”成为她寻找其他工作的致命伤。尽管她始终拒绝承认,辞职考研、再次应聘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每天早晨她骑上自行车,穿过黑压压的上班人群,送9岁的孩子去上学,“心里总是空荡荡的”。她甚至感觉到,邻里大妈在大声嘲笑:“这么好强,还失业呢!”
12月3日,这些“等待中的”应聘者在天涯论坛发表了一篇帖子,名为《河南安阳百余硕博研究生求助省委书记的公开信》。信里声称,他们曾带着集体签名信,找到主管本次招聘工作的安阳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反映情况,对方的回复是,“目前没有进展,主要领导不提这个事情,我们也不便过问”。
刘小攀是唯一一个以实名接受采访的应聘者。这个29岁的硕士把应聘者们的活动定义为“维权”。他戏称,大家小心翼翼,和地下特务组织一样,实行网络“单线联系”。他不大愿意承认的是,真正做事的人其实不多,这个群体内部“信息沟通不畅,一盘散沙”。
“维权行动”开始后,QQ群“安阳市科技副县(乡)长”一度处于喧闹状态。讨论大多关于“方式方法”问题,不少人建议,利用媒体给政府施加压力,以获得这份“前途无量的工作”。尽管,大部分人拒绝向媒体透露他们的真实姓名。
峰回路转
报到通知引发了迅捷的反应。10日17时33分,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QQ群公告栏发生了变化。此时距于音接到电话仅2分钟。原先的公告“团结起来,为我们的权益而奋斗”被迅速撤销,换成了“好消息,12月13日报到,14日体检,大家速速准备”。
紧接着,有人开始担心,“这会不会是个阴谋,分而散之,各个击破?”“我害怕,吓得发抖。”一个网名为“偶然”的成员宣称。一些人相约一起报到、体检,免得“上当受骗”。更多人关注起待遇问题,“等了9个月,说解决就解决了。有没有编制呢?”
在安阳市委宣传部的一名马姓工作人员看来,这一切都是“小人之心”。他笑称,9个月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是一件大好事”,政府的决策是透明的、公开的,不存在“内幕”。这些应聘者还未进入体制内,其担心是由于“对政府的审批程序缺乏了解”。
“中间的过程太复杂了!”安阳市委组织部的一名官员告诉记者。他参与了这105名硕博士的政审工作。他强调,9个月的拖延,其实不存在任何黑幕,事情的复杂在于,“这些考生都是十分优秀的,只不过领导不拍板,下面也没法做事儿”。
11日下午,中国青年报记者从安阳市人事局综合计划科科长杨超手中,第一时间取得了此事最新进展的报告,名为《安阳市深入推进“兴豫之光”行动计划》。
报告提到,“12月11日,安阳市市委召开常委会,对14名博士的任职计划进行了专题研究”(记者注:10名博士在等待中选择了放弃所应聘职位),“81名拟任科技副乡(镇、街道)长(主任)硕士已通知各县(市、区)尽快研究办理任职手续,2009年底前任职到位”。
理想的结果等来后,QQ群里开始商议,“该让媒体停止报道了,免得影响既得利益”。这样的讨论出现5分钟后,中国青年报记者连续接到3个匿名电话,自称应聘者。他们均“建议”记者停止报道此事,“以免给政府施加过多压力”。
一名长期“潜水”的成员,此时发表了长篇大论,称:“通过这次大家的经历,我们有所收获。只要我们继续坚持省里的政策和方针,有章有据做事,就一定能争取到好的结果。”
“被拖延”的原因
“普天同庆”时,刘小攀却陷入了沉默。他被一名伙伴的问题难住了,“这份工作到底能挣多少钱?”
他表示,这些应聘者“基本属于知识分子”,对于工作的要求很高。第一要的是“面子”,在这座小城里,公务员是个响当当的名号,“稳定、体面、有前途”。第二则是为了“里子”,按照“兴豫之光”行动计划,科技副乡长每月薪水至少达到2200元,比这里的一般职工高上700元。
河南省济源市一名已就职的科技副乡长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半年前,他打点行装,来到济源市某镇开始上班。每天的工作不过是“喝喝茶,看看报”,和他当初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偶尔,这名科技副镇长甚至觉得,自己跟镇里其他领导干部的做事方式“不搭调儿”。
尽管并不知道该副镇长的烦恼,但刘小攀也处于犹豫之中。接到通知后,身在外地的他第一时间买了回河南的机票。即便如此,他仍有迟疑,“秀才适不适合当这个官儿?”
“毕竟,这份工作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安阳市人事局的一个干事说。他出于好心,曾在人民网上发表帖子,希望缓解这批应聘者的尴尬处境。
9个月的等待终归是结束了,许多应聘者打算做点事情犒劳自己。在一家小小的包子铺,黄色圆桌上摆满了盘子,几瓶“燕京”啤酒同时打开,夜色里,于音和几个伙伴高喊着“不醉不归”。
12月10日21时24分,“安阳市科技副县(乡)长”QQ群被群主“西风”解散,理由是“已经没有存在下去的意义”。
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各种猜测和解释却四处兴起。市人事局的杨超严厉否认了“这些不负责任的说法”。他对记者强调,“问题已经解决了,过程已经不重要”,他建议“一切让事实说话”。
刘小攀则有自己的分析。按照省政府红头文件的规划,“兴豫之光”行动计划的应聘者属于公务员副处(科)级待遇。如果安阳市一下子多出100来名副处(科)级干部,每年的财政支出必然要多上几百万元,“这是个沉重的负担”。他理解政府的拖延必然有苦衷,但9个月来的一些答复,诸如“再看看吧”、“还需要研究”,出现频率过高,“这伤害了应聘者的心”。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得到的消息,这批应聘者的“被拖延”,主要是因为安阳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对于“兴豫之光”行动计划的判断有分歧,无法确定该计划是否适应本地的实际。另外,安阳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内主管该计划的均为“冷门科室”,在资源调动能力上存在一定缺陷。安阳市委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私下声称,组织部、人事局这两个平衡部门在管理步骤上存在一定的错位,协调不够得法。
12月13日下午,在安阳市人事局综合计划科,一名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应聘者前来报到。她和几名应聘者对即将到来的新岗位,“充满了喜悦的期待”。但他们都拒绝了进一步采访和拍照的要求,并表示:“我们毕竟在这里工作,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不要再影响我们的生活了。”
综合计划科科长杨超表示,截至12月11日12时,大部分应聘者都接到了人事部门的报到通知。未接到通知的应聘者,是因为“实在没办法找到人”。
这一点得到了刘小攀的证实。9个月来,他更换了4次手机号码。但人事局依然“挖地三尺”,将通知电话打到了他老家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