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辅导班语文公文写作试题(8)
发布时间:2009/12/27 16:06:24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紫藤
三、难在权力的约束
去年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与新华社《半月谈》联合组织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抽样调查,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对中央党校部分地厅级党政干部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零点调查公司针对社会公众所做的调查, 地得出一个结论:腐败是当今中国的头号问题,最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结论是否科学,当然可以讨论。但如今一些贪官污吏,动辄涉案百万千万上亿元,连封建时代官场巨鳄也轻易不敢碰的扶贫救灾款、水利建设款等,都有人不惮咬上一块,可见腐败现象确实令人 。忘不了去年夏天在电视上看到的陈同庆答记者问。记者问这位囚禁中的前湛江市委书记:“你在接受别人贿赂时有没有害怕和担心?”他应声答道:“没有,从来没有。”记者又问:“为什么你从来没有害怕的感觉?”陈同庆坦然地说:“这好像现在已成了一种社会风气。”陈同庆当然是在为自己开脱,中国的官员不可能都像他那样贪婪,但他的话无疑具有一定的可信性,所谓“红包”现象,即贿赂成风,绝非 之谈。
反腐倡廉,这些年我们讲得不少了,警钟长鸣为什么那些人就是充耳不闻呢?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会上指出:“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所以屡禁不止,有的情况还日趋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和领导者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就是这样。治党不严,仅仅靠自律而不靠纪律与法律,怎么能够扭转颓风,让那些掌权者知所戒惧而不为所欲为?中纪委的李雪勤同志分析说:现在许多掌权者搞了腐败犯了罪,往往成为纪委和法律追究不到的“黑数”,即使被发现了,七扣八扣后能作为定罪证据的也就不多了。就是被判了刑,也往往以轻判、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等多种手段来逃避惩罚。犯罪成本这么低,就导致一些人 搞腐败。这就像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子产讲的:法纪严厉如火,触者必伤,人们望之生畏,敢于玩火者少,被火烧死的人也就少;法纪宽柔如水,人们存戏弄之心,蹈水者就多,陷溺而死的人就多。
早在延安时期,董必武同志就发表过一篇文章:《党员犯法应加重治罪》。他 揭示党、政府与法令的关系说,法令和秩序在制定和形成时已经渗透了我们党和我们自己的意见和活动。我们如果违背了政府的法令,破坏了社会的秩序,我们自己必须负责,受到法律的制裁。他慷慨激昂地请求边区党通过一个决议,警告我们党员必须遵守边区政府的法令。“党决不包庇罪人,党决不容许在社会上有特权阶级。党员毫不例外,而且要加重治罪,这更表示党所要求于党员的比起非党员的要严格得多。”那个时期只有边区政府,共产党统辖的地区不可能是一个国家。他所讲的政府法令,在今天,就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江泽民同志讲的“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既与董老的文章精神一脉相承,又是今日中国共产党成为大陆执政党之后的形势要求。说老实话,如今人民群众对于党员(主要是党员领导干部)犯罪,并不奢望“加重”(从重)治罪,而只期望让他们像平民百姓一样违法必究,领受应得的惩处,不像前河南鹤壁市委副书记、市长、贪官朱振江说的“身上有一个光环,有一层保护”。
说到法纪,想到莎士比亚的剧本《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中,智慧无双的俄底修斯关于纪律与权力、意志、欲望相互关系的一大段议论:只要把纪律的琴弦拆去,听吧!多少刺耳的噪音就会发出来,“那时候权力便是一切,而凭仗着权力,便可以逞着自己的意志,放纵无厌的贪欲;欲望,这一头贪心不足的饿狼,得到了意志和权力的两重辅佐,势必至于把全世界供它的馋吻,然后把自己也吃下去。”欲望是人的本能,意志是人的性情,而权力呢,要么是授予的,要么是攫取的;不论权力是怎么来的,一旦权力不受约束,无厌贪欲的恶性膨胀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陈同庆之流不是发狂到“把自己也吃下去”了吗?一个人是这样,一个组织也是这样。古时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
道理其实早就很明白。对于权力的约束,显然属于易知难行,难就难在是不是真下决心“行”,且行必果。
1 . 文中横线上依次应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约而同 瞠目结舌 无中生有 胆大妄为 开门见山
B. 不约而同 瞠目结舌 无中生有 铤而走险 开宗明义
C. 不谋而合 触目惊心 捕风捉影 铤而走险 开宗明义
D. 不谋而合 触目惊心 捕风捉影 胆大妄为 开门见山
2 . 准确解释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A. 不惮 : B. 贪婪: C. 奢望 : D. 攫取 :
3 . 指出下边与“连封建时代官场巨鳄也轻易不敢碰的扶贫救灾款、水利建设款等,都有人不惮咬上一块”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 现在许多掌权者搞了腐败犯了罪,往往成为纪委和法律追究不到的“黑数”。
B. 不像前河南鹤壁市委副书记市长贪官朱振江说的“身上有一个光环,有一层保护”。
C. 把纪律的琴弦拆去,听吧!多少刺耳的噪音就会发出来。
D. 欲望,这一头贪心不足的饿狼,得到了意志和权力的两重辅佐,势必至于把全世界供它的馋吻,然后把自己也吃下去。
4 . 指出下边语句各属于哪种疑问句:
A. 记者又问:“为什么你从来没有害怕的感觉?”
B. 反腐倡廉,这些年我们讲得不少了,警钟长鸣为什么那些人就是充耳不闻呢?
C. 治党不严,仅仅靠自律而不靠纪律与法律,怎么能够扭转颓风,让那些掌权者知所戒惧而不为所欲为?
D. 陈同庆之流不是发狂到“把自己也吃下去”了吗?
5 . 就第一层结构关系上看,下边与“不论权力是怎么来的,一旦权力不受约束,无厌贪欲的恶性膨胀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相同的一项是:
A. 治党不严,仅仅靠自律而不靠纪律与法律,怎么能够扭转颓风,让那些掌权者知所戒惧而不为所欲为?
B. 现在许多掌权者搞了腐败犯了罪,往往成为纪委和法律追究不到的“黑数”,即使被发现了,七扣八扣后能作为定罪证据的也就不多了。
C. 就是被判了刑,也往往以轻判、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等多种手段来逃避惩罚。
D. 只要把纪律的琴弦拆去,听吧!多少刺耳的噪音就会发出来
6 . 请找出各段中能概括本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是:
一段中心句是: 。 二段中心句是: 。
三段中心句是: 。 四段中心句是: 。
五段中心句是: 。[NextPage] 四、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轻风中。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和平,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娇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些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头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
这画页布局那样经济,设色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韵之厚,已足沦肌浃髓而有余。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一段因缘。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1. “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的具体位置是在画幅的:
A. 上方的三分之一,左方的三分之二处
B. 下方的三分之一,左方的三分之二处
C. 上方的三分之一,右方的三分之二处
D. 下方的三分之一,右方的三分之二处
2 .通读全文后,各用两个字概括出每段的大意:
A. B. C.
3 . 下边各句与“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有:
A. 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就是所谓软金钩么?
B. “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轻风中
C. 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和平,如一张睡美人的脸
D. 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
E. 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
F. 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些留恋似的
4. 作者在第一段向读者介绍“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这幅画图时主要的着眼点在于:
A. 用细腻的笔触,将画中的明月、海棠及八哥表述得形态毕肖。
B. 不追求状物的逼真,只求离形的神似。
C. 超逸表象,写出栩栩如生的神态及令人可以感触的朦胧月夜的情韵。
D. 描绘画面上没有出现的帘中人的形象。
5. 作者在第二段分析这幅画时采用的角度是:
A. 就画面景物进行客观地分析
B. 离开画面,直接抒己之情
C. 神驰联想,引人思考画外意境
D. 运用“移情”,置身所设境中
6. 下边哪几项是作者对这幅画长处的评价:
A. 布局经济 B. 设色柔活 C. 精彩动人
D. 情韵深厚厚 E.沦肌浃髓[NextPage] 五、言内意外
由于语言表达思想的时候可以“言不尽意”,留下一些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补充、理解,这就使语言的运用成为一种值得深究的学问。同样的意思采用不同的说法,往往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像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辞、辛辣的讽刺等等,都很注意留下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这种现象可以用“言内意外”来概括。“言内意外”这种语言运用的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部好的小说,一首小诗,往往在有限的言辞中寄寓着无尽的意思,为读者咀嚼、琢磨作品的思想内容留下广阔的天地。我们这里举一首唐诗来说明“言内意外”的有关情况: ,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这首诗写一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的心境。我们只分析第二句“轻罗小扇扑流萤”,从表面上看,这句诗很简单,描写一个宫女正用小扇子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但实际上在这个“言内”寄寓着好几层“意外”,十分含蓄,耐人寻味。第一,萤火虫出没在野草丛生的荒凉的地方,如今竟在宫院中飞来飞去,说明( )。第二,从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 ),借扑萤来消遣那孤苦的岁月。第三,轻罗小扇象征着( );扇子本来是夏天用来扇风取凉的,到秋天就搁置不用了,所以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弃妇。这些意思都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言内”的“意外”,读者可以凭自己的感受去补充这“意外”的内容。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别是诗的语言,都非常重视这种语言的暗示性和启发性,借此唤起读者的联想,以达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文学作品的“言内意外”与法令章程的语言有很大不同。法令章程的语言要求含义明确,不能含蓄,不能有“意外”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名词都作了专门的解释,在报刊上发表,这就使我们的法规都有明确的意义作为依据,谁都不能钻空子。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法令章程的语言代表着语言运用的两个极端。
语言的意义如此复杂,我们应该从中得出一些什么结论呢? 。
1. 下边是《秋夕》诗的另三句是,其正确顺序应是:
① 坐看牵牛织女星 ② 银烛秋光冷画屏 ③ 天阶夜色凉如水
A. ③②①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2. 下边为文中三个括号里提供了6个语句,指出依次应填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① 她被遗弃的命运 ② 皇室的败没 ③ 她的孤独与无聊
④ 她的天真活泼 ⑤ 宫女生活的凄凉 ⑥ 宫女只知享乐
A. ②③⑤ B. ⑥④① C. ②③① D. ⑤③①
3. 对下面两个语句含义的理解正确的各是:
① “言不尽意”指的是:
A. 话没有把意思全说出来 B. 话不能把意思表达出来
C. 思想不可能用言辞一一穷尽地表达出来 D. 思想没有必要全表露出来
② “言内意外”指的是:
A. 语言的真正含义和表面含义
B.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和启发性
C. 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辞、辛辣的讽刺
D. 有限的言辞中寄寓着无尽的意思
4.下边几句话是作者在文末横线上所得出的结论,其正确的顺序应是:
A. 这样,语言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用。
B. 运用语言的道路崎岖不平,“过往行人,小心在意”。
C. 或许可以说,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最重要工具,但又是一种难以尽意的工具,不少时候都会留下意思上的空白,需要听话人或读者去体会、补充。
D. 听话人的了解和说话人的意思不完全相符,甚至完全不符的情况是常常发生的。
E. 说话或写文章的人要处处为读者着想,把话清楚;而听者或读者也要用心体会,不要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
A. ③④②⑤① B. ⑤①②③④ C. ⑤①③④② D. ⑤①④②③
5. 简答下面问题:
A. 上题中说明解决“言不尽意”现象方法的是哪一句?
B. “言内意外”现象的存在,要求人们在读书时应当怎样做?
C.本文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D.文章倒数第二段集中体现了说明文的哪种特点?[NextPage] 解题思路及参考答案
三、难在权力的约束
1 . C。
2 . A不怕;B贪得无厌;C过高的希望;D夺取,掠夺。
3 . B,“巨鳄”“光环”皆为借喻;ACD中的“黑数”“琴弦”“饿狼”皆为暗喻。
4 . A特指问;B设问;C反问;D反问。
5 . D,与例第一重皆条件关系;其余A假设关系;B并列关系;C让步关系。
6 . 一段:腐败是当今中国的头号问题,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二段:治党不严,仅仅靠自律而不靠纪律与法律,怎么能够扭转颓风,让那些掌权者知所戒惧而不为所欲为;三段:人民群众对于党员(主要是党员领导干部)犯罪,并不奢望“加重”(从重)治罪,而只期望让他们像平民百姓一样违法必究,领受应得的惩处;四段:一旦权力不受约束,无厌贪欲的恶性膨胀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五段:难就难在是不是真下决心“行”,且行必果。
四、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1. A;
2. A写画,B析画,C评画;
3. AC;
4. C ;
5. CD;
6 . ABD。
五、言内意外
1. B;
2. D;
3.①C,②D;
4.A;
5. A⑤;B要学会抓住有限的语言所提供的暗示,凭自己的感受、想象去补充寄寓的无尽之意;C阐述性说明文;D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