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MPA入学考试管理学自学复习笔记(22)
发布时间:2009/12/23 14:50:38 来源:城市学习网 编辑:紫藤
间接控制有效实现的前提:
1、工作成效可以准确计量
2、人们对工作成效具有个人责任感
3、追究偏差所需的时间充裕
4、偏差可以及时被发现
5、有关部门会采取纠正措施
直接控制有效实现的前提:
1、主观人员主观上没有故意犯错的企图和行动;
2、客观上,合格的主观人员所犯错误最少;
3、管理工作的成效可以计量,并且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是一些有用的判断标准。
直接控制的优点:
1、向个人委派任务时具有较大的准确性;
2、使主管人员主动采取纠正措施,并更有效;
3、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心里效果;
4、有可能节约控制的成本。
3、任务控制、管理控制、战略控制
任务控制:也叫运营控制,以反馈控制为主,针对基层生产作业和其他业务活动。
管理控制:也叫责任预算控制,是一种财务控制。
战略控制:对战略计划实现过程的控制。
战略控制过程的步骤:
1、定期的战略回顾
2、选择战略控制目标
3、设立完成目标的水平
4、战略性活动的监督
5、战略干预
4、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分层控制
集中控制:建立一个控制中心
分散控制:建立多个控制中心
优点:
1、分散决策,分散了风险,个别控制环节的故障不会引发整个系统的瘫痪;
2、对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的要求较低,易于实现;
3、反馈环节少,控制系统具有反应快、时滞短、控制效率高、应变能力强等优点。
缺点:难以使各分散的系统做到相互协调,与总体目标保持一致,从而危及总体的控制系统。
分层控制: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的集合。
特点:
1、分系统具有自己的独立控制能力和控制条件,可能实施对分系统自是的控制。
2、整个管理系统分为若干层次,上一级层次对下一级层次采取指导性、导向性的间接控制。
四、控制的原理
1、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
2、控制关键点的原理;大型项目可采用计划评审技术来确定关键线路和关键作业。
3、控制趋势原理;关键是在趋势初露端倪是就敏锐地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4、组织适宜性原理;
5、控制的例外原理;在产品质量控制中常用;“平均值控制图”。
6、直接控制原理。
五、有效控制的前提和要求
前提:
1、控制要有计划:a、实现计划是控制的最终目的;b、控制本身也需要计划;
2、控制要依据有效信息;
3、控制要有组织:a、需建立专门的部门;b、控制应注意协调;
4、控制必须建立明确的责任制。
要求:
1、适时控制;
a、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能够反映偏差产生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
b、要有适当的纠正措施出台。
2、适度原则;力度、范围、频度,各自作用的效果及共同作用的效果。
a、防止过度控制或控制不足;
b、控制的力度或频度要考虑多种因素;
c、全局统筹,突出重点;
d、要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
3、客观原则;控制标准客观、分析问题客观、纠偏措施客观。
4、弹性原则。弹性控制要求组织制定弹性的计划和弹性的标准。